南京夫子庙怎么老有小孩走失?我怎么觉得是福利院拐卖的?


所有跟贴·加跟贴·新语丝读书论坛

送交者: 2012 于 2011-10-14, 00:41:39:

刚看到苏州李绪文付桂花找美国儿子李祥,还以为就是上次转的走失的小孩被找到了。仔细一看,原来是另外一个,又是夫子庙!
http://www.wenxuecity.com/news/2011/10/13/1497285.html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8c124260100rw9q.html
引用:

2007年,事情陡然有了转机。李绪文的一个侄子提醒他,“听说南京夫子庙那一带走丢的人多,你们怎么不去夫子庙派出所找找?”这一提醒激起了付桂花尘封的记忆。她隐隐约约记起来,是带儿子到过夫子庙附近。

  “夫子庙派出所的那位女所长,看我老婆可怜,就答应给她查查接警记录,一查,真查到了!”李绪文说到这里,声音也有些兴奋。

  根据李绪文提供的接警记录复印件,记者看到,夫子庙派出所于1992年5月16日的确收到了一名“群众送来”的走丢了的小男孩。男孩自称叫李强,6岁,住“安徽新宁县繁昌乡”,父亲名叫“李树文”,母亲名叫“杨桂花”。“名字、年龄、丢失时间,都跟我儿子李祥情况吻合!”李绪文兴奋地解释说:“新宁县繁昌乡,是小孩把繁昌县新林乡说反了;李强、李树文,杨桂花,应该是方言的因素。”有了这条线索,夫妻二人简直喜极而泣!

  孩子被送到福利院,又被美国人领养了

  一切也似乎往顺利的方向前进:据派出所方面介绍,小孩送来后,所里曾登报寻人,但2个月后都没人找来,就只得放弃,送到南京市儿童福利院了。

  “那么小的小孩,要一个人在福利院生活,想到这里,我和我老婆内疚死了,难过死了。”随后,付桂花和李绪文的侄子就去福利院打听,为了能顺利获知消息,他们还买了两千元的物品捐给福利院。

  “福利院的院长确切地告诉我们,的确有这个孩子,并且还亲自教过他功课呢。但接着说,你们也别找了,孩子1995年已经被美国人给领养了。”这让刚喜悦起来的父母又一次陷入天昏地暗。这不是命运的故意折磨吗?怎么才知道点音信就远隔重洋了?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他们又进一步打听得知:李祥这个孩子非常聪明,一起送来的孩子都改名了,只有他坚持说自己原来就叫这个名字,不改。不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被父母遗弃了,所以进了福利院后,性格比较内向。

  “知道这个消息,我们又惊喜又难过。”一直冷静陈述的李绪文,说到这里忽然声音哽咽,几乎放声大哭。

  沉默了一会,李绪文接着说,这次福利院方面告诉他们:没有美国方面的地址。别说没有,根据有关规定,有也不能给他们。“我们也想,知道孩子生活得很好就行了。”就这样,2007年的寻访暂告段落。


引用:

http://www.xdf.cn/201109/883478.html
警官说,当时他们一切按照报警、接警流程操作,在这起警情的处理上没有过错。
  为什么5年了都没有发现当时止马营派出所曾经收到一名叫邵龙桥的小孩呢?这位警官说,事情过去太久,派出所人员更换太多,当时警方网络平台联网不好。
  昨天中午11点多,邵承友赶到了止马营派出所。该所一位值班民警了解相关情况后表示:“这件事情都是时间差造成的!”
  这位值班民警介绍说,他们查阅当时两个派出所接报警情况后发现,夫子庙派出所是2006年2月4日上午,接到市民报警孩子走失,而将这一警情发布到警务平台上的时间却是晚上11点之后;而止马营派出所接到市民送来的邵龙桥却是当天晚上6点左右,由于网上无法查到相关孩子走失报警记录,当时的邵龙桥无法说出自己地址,网上查阅重名情况较多,加上邵龙桥当时表示“姐姐不要我了”,警方认为是被遗弃的就将孩子送到南京市儿童福利院。
  止马营派出所警官表示,当年警务平台建立还不像现在这么成熟,派出所中间人员有更替,最后诚恳表示,马上着手调查此事,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这一情况。“如果我们工作中有疏忽,对于你和你家人造成伤害,该我们承担的责任我们决不推诿,查明情况之后,我们肯定按照程序,尽力减少、弥补对你和你家人的伤害!”(记者 李海勇)




所有跟贴:


加跟贴

笔名: 密码: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

标题:

内容: (BBCode使用说明